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也是人之常情。人活着这一辈子,无论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,最终都难逃生老病死!按照农村的传统习俗,将逝者“入土为安”,并通过烧纸钱、扫墓等多种祭祀方式来表达后人对于逝者的思念及情感。
在农村,绝大多数的家庭对于传统的丧葬习俗都非常重视。一般来说,后人们都会将逝者安葬在埋有众多长辈们的坟墓群当中,一来方便祭祀,二来达成逝者“落叶归根”的遗愿。据了解,这种殡葬传统已沿袭上千年,是中华文明史当中的一部分。
不过,有不少专家宣传,土葬耗费且严重浪费耕地,与国家的耕地保护性政策相悖;并且,土葬这种形式容易诱发一些封建迷信活动,影响社会风气。鉴于此,专家提出应该大力推动丧葬制度改革,摒弃土葬这种坏习俗,在农村也全面推广火葬。
不可否认,土葬这种传统的丧葬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,但流转几千年的丧葬方式说废除就废除,广大的老百姓是否乐意呢?从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来看,对于火葬替代土葬,许多农民表示难以接受,甚至非常反感。而究其原因,主要涉及到如下3点:
①传统思想根深蒂固
火葬之所以难以在农村推广,主要一个原因是大家对其的认知不够,且传统的土葬文化思想早已根深蒂固,而要想短期内让农民放弃土葬,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一件事。另外,在老一辈农民的固有观念当中,“入土为安”才算是孝顺,而火葬则具有“冒犯”之意。
老话讲“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”,虽然国家一再强调丧葬制度要进行改革,但在传统殡葬习俗难以转变的背景下,强制推行火葬或重重受阻!因此,从这个角度来说,农民难以接受火葬也情有可原,毕竟传统文化不可随意丢弃。
②地域不同、民族不同,习俗又有不同
不同的地域性质,民族不同,丧葬的习俗也会大有不同。比如在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,很难推行火葬,有的少数民族至今甚至依然有用石头建造墓地的习俗。大家试想一下,如若在这些地区强行推广火葬,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?显然,注定会让人更加厌烦火葬,无论是从思想方面,还是从其它方面,均无法接受。
③火葬成本更高
与土葬相比,火葬的成本较高。可能很多人都知道,殡葬行业的利润很高,尤其是在城市当中,一块墓地的价格可能就好几十万。如果再算上火葬费、骨灰寄存费、路费等等杂七嘎巴的开支,加在一起可是很大一笔费用,农村家庭显然难以承受。所以,就火葬与土葬两者对比而言,从成本这个方面来看,更多人是不愿意选择火葬的。
那么,在逐步限制土葬,破除旧的丧葬习俗的背景下,各地应该怎么落实殡葬改革措施呢?无疑,加强宣传引导与思想教育,让农户摒弃传统守旧的祭祀观念,才是最基本的前提。而且,推行火葬并不能完全强制,在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,应该统一规划土葬用地,并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做法。或许,只有有序推进殡葬制度改革,才不会引起大家的反感,火葬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!大家说,是这个道理吗?
上一篇:殡葬改革怎么改?如何做?这里有答案 > 下一篇:新型殡葬方式,不用为难土葬还是火葬了! >